【初中语文】记叙文文体知识与阅读技巧
如果您有SEO优化、网站建设需求请致电:18510193015
在文学的世界里,记叙文是一座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知识与阅读技巧。
【记叙文基本的文体知识】
一、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内容涵盖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方面。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为了方便教学,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通常都被归到记叙文范畴进行讲解。
二、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内容和方式来看,记叙文可分为简单记叙文和复杂记叙文两类。若从写作对象区分,则可分为四类:一是写人的记叙文,生动展现人物形象和性格;二是叙事的记叙文,详细讲述事情的发展;三是写景的记叙文,这类常是散文,描绘优美景致;四是状物的记叙文,细腻刻画物体的特点。
三、知识清单
1、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一般而言,记叙文中都会综合运用这些表达方式,其中叙述和描写不可或缺。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就像画家精心勾勒画卷。
从对象上划分,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从描写角度来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包括外貌、心理、语言、动作。
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能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比如描绘风雨交加的场景可衬托人物的悲伤;社会环境描写则是交代时代背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大环境。
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不过,这六个要素在记叙文中不一定都要出现。
3、记叙的顺序也有讲究。顺叙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详略、正侧、直接间接之分,如何安排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倒叙则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先发生的写在后面,这种方法能吸引读者去探寻事情的起因和过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插叙可以补充交代内容,使故事更加完整。
4、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能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第三人称则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明确记叙人称有助于理解作者对所写内容的态度,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5、记叙的线索可以是一人、一事、一物、时间、地点、感情等,线索要贯穿全文。记叙文的线索形式包括以时空转移为线索和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多数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些记叙文存在两条或更多线索。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关键因素,它能将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阅读记叙文时要找到线索,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结构。
6、表现手法方面,有对比、象征、烘托等。
7、分析记叙文的段落结构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抓住时间变化的关键词来区分不同阶段。
②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③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④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⑤按总 - 分 - 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8、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各有特点: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跟甲事物作比,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需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赋予它人的感情、动作和神态。
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数量不足三个的不算排比。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多在诗歌或对联中出现。
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短语或句子,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不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有自问自答和问而不答两种形式。
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以肯定形式问表示否定意思。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主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主要增强语言气势。
【记叙文阅读思路】
第一:快速阅读全文,确定文体,捕捉关键语句,从而大致把握文章概要。这是通读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读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和风格。
第二:精读文章,弄清楚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注意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层次,就像侦探探寻线索一样,不放过任何细节。
第三:看文章的问题,再次仔细阅读文章,找出答案。如果能用原文回答,尽量用原文。
第四:对于拓展延伸的题目,要审清题意后认真回答。
【阅读题答题要点】
答题原则:
1、明确文体
3、语言准确,内容充实。
具体方法:
1、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理解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中心或段意、层意。答题时,要体现出文体特色。对于记叙文,要明确记叙了什么事或写了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何种感情。比如,写了一位善良老人帮助他人的故事,体现出作者对这种美德的赞美。议论文要明确针对的问题和作者的观点;说明文要清楚介绍对象的特征。段意、层意的总结要针对具体段落。注意题目、开头、结尾、议论句、抒情句、总结性词语这些提示。记叙文的整体感知和记叙的六个要素紧密相关,不过有时候时间、地点会虚化,经过也可能简要描述,所以主要从人物、事件、结果这些要素来把握。
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不同文体的思路考查不同。阅读记叙文时要能分析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行文过程,以及人物思想、品行的变化。
理解上下文前后呼应、紧密相关的内容。包括词义照应,比如找出与某个词对应的描述句子;结构照应,像理解过渡句,以及开头与结尾的呼应;选择照应,即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能准确还原到合适位置,这需要充分理解这句话的内容和原来位置的语言环境。
能比较阅读。对体裁和题材相同或相近、表达方式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文段,从内容、中心、结构、写作特点、语句理解等方面进行比较。
2、理解某一段的作用:首段一般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理解句子作用:关键是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内容上看,有的句子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和主题紧密相连,能体现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和思想倾向。
从结构上看,句子在文章不同位置作用不同,首句有总起作用、尾句有总结作用、中间句有承上启下作用。
从艺术效果看,句子有升华中心、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记叙文的主旨句常出现在文章结尾。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描写句子穿插在文中,议论抒情句子多在结尾,用于点明主旨。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合的句子。
4、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词语可能有特定语境含义,不再是词典中的意思;二是要准确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