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集团:16年磨一剑从百万到1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如果您有SEO优化、网站建设需求请致电:18510193015
它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大楼里较场口的几间办公室起步,后迁至凤凰座 5000 多平米的办公空间,再到重庆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里 25 层的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从不受采访对象重视、在业界默默无闻,到斩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华龙网集团用了 16 年。这 16 年,见证了时代变迁、技术革新、媒体融合转型,也展现出一群人 “敢想实干、不成不止” 的拼搏精神。
饱受质疑,自立发展
2000 年,互联网蓬勃发展,新浪、网易、搜狐呈鼎立之势,北京千龙网和上海东方网也相继上线。12 月 19 日深夜,渝中区较场口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老大楼的一间办公室灯火通明,一群对网络不太熟悉的纸媒人正为华龙网上线做最后的技术测试。
然而,外界对华龙网的前景并不看好。当时纸媒形势尚好,部分网站倒闭,互联网泡沫论也已出现。“当时整个网站只有 16 个人,包括负责人。” 华龙网工会负责人回忆道,“没有原创内容,都是转载《重庆日报》的稿子,也没有收入,靠重报集团每年拨款。”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2004 年,领导班子借了 100 万作为注册资金,成立华龙网公司独立运营。“100 万在当时是一大笔钱,很多人觉得我们在烧钱。” 一开始,依托传统媒体资源,通过文艺演出、活动策划,网站开始盈利。华龙网经历了第一轮大发展,2006 年,人数增至七十多人,办公室也搬到了歇台子党校附近的老房子。
但好景不长,因扩张过快、管理没跟上,网站增长变缓。2009 年,华龙网营收 1346 万,但盈利仅 63 万。这一年,中国网站数量达 320 万个,网民数量达 3.6 亿,市场形势良好。下半年,华龙网迎来新领导班子,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塑造品牌。“成立了品牌部,花 20 多万设计新 LOGO,很多人不理解,觉得都快没饭吃了还做这些。”
敢想实干,屡获佳绩
新领导提出 “新闻立网、渠道扩网、品牌塑网、应用强网” 的办网理念。以前,网站在新闻内容上被认为没有竞争力,常被纸媒轻视。华龙网痛定思痛,引进优秀记者,建立完善的培训及考核机制,打造高素质新闻原创队伍,并争取到本地重要时政新闻首发权。
手机报曾为华龙网带来第一桶金,但 2011 - 2013 年遇到瓶颈,用户数一直在 200 万左右徘徊。“当时和运营商合作办手机报,一两个人编发内容就能收钱,这种简单模式引来大量竞争者。” 据华龙网集团亿坤科技公司总经理回忆,2013 年重庆有一百多家手机报,多数是私人办的,缺乏监管,内容低俗、广告泛滥。而且当时大部分手机报技术落后,向不同运营商用户推送内容,后台编辑要发三次,效率很低。
华龙网领导班子抓住市场痛点,升级自身技术,研发出能接入三大运营商、实现内容共享的内容分发平台,实现一次性编辑、推送。此时,中央网信办提出 “一省一报端” 部署,重庆对全市手机报清理规范。华龙网手机报凭借政策支持、独家技术和经验丰富的团队,在 2014 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年底用户数突破 1000 万,成为传递党和政府声音、传递正能量、贴近百姓的重要传播渠道,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年营收近 8000 万,还获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在业界,中国新闻奖是最高奖项,华龙网也积极参与角逐。2013 - 2015 年,华龙网连续三年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16 年凭借《穿越直播重返 70 年前英雄之城》专题获一等奖,实现重庆新闻界零的突破。“我们精心准备,多次讨论立意、修改画面、校对文字,团队奋战数月才拿到这个奖。” 主创人员介绍。
整合创新,拓展发展
作为地方新闻网站,华龙网在技术上取得优势,其经验是可集成合适技术,不断创新应用。华龙网集团总裁多次提到 “借船出海是重要途径”。比如华龙网集团打造的信用平台。2014 年,重庆强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带着建设本地信用平台的设想找到华龙网,他虽有技术,但因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项目推进缓慢。华龙网领导层觉得这个领域有前景,经过五天商谈,双方决定合作,成立华龙强渝,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 2000 万,华龙网持股 66%。华龙强渝发展迅速,其搭建的区县社会信用体系已在多个区县的相关活动中应用。
作为本地门户,华龙网集团搭建了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民众的看病难、堵车、环保、违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都能在平台曝光并得到回复。通过不断整合创新,华龙网集团扩展到 “十媒一体”,日均影响受众达 3000 万人次,在全国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中排名前列。
随着影响力提升,华龙网集团在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下思考履行社会责任。2015 年开始承办 “一带一路建设与网络媒体责任论坛”,邀请全国百家网络媒体总编来重庆交流,搭起重庆与全国同行沟通的桥梁。论坛倡议得到积极响应,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在营收方面,华龙网集团增长迅速,2014 年营收 1.5 亿,2016 年达 2.66 亿,增长 77%;截至 2016 年 12 月,注册资本 1.275 亿元,净资产 4.01 亿,总资产 5.4 亿元。
发力大数据,打造 “互联网生态花园”
数据已成为重要生产因素,有人说未来得数据者得天下。华龙网集团深耕本地市场 16 年,积累海量数据,还能借助大公司力量,通过技术平台对各板块沉淀的数据清洗、打标、分析,深挖数据价值,实现数据变现。这体现了华龙网集团的 “互联网生态观”。
从技术和资本等方面发力,华龙网集团未来重点打造 “336” 工程:3 个渠道 ——1000 万手机报用户、1000 万 App 集群用户、1000 万党政两微用户;3 个中心 —— 重庆大数据交易应用中心、重庆互联网空间信息安全中心、重庆互联网舆情中心;6 大平台 —— 重庆市信用体系公众服务平台、重庆数字取证平台、重庆市新闻直播云平台、重庆物联网应用分发平台、重庆市体育事业管理云平台、重庆市安全验证码云平台。
随着战略明确、发展路径清晰,华龙网的上市之路也在推进。2014 年启动上市工作,当年 2 月成立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9 月中介机构进场,12 月完成 12 家公司股权划转。2015 年 3 月形成重组改制方案,8 月股改方案获批。2016 年 7 月获三家机构战略投资 2 亿元,集团估值超 10 亿元。2016 年 12 月 30 日,华龙网正式更名为 “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华龙网集团计划向重庆证监局申报辅导、提交 IPO 申请,力争 2018 年在创业板上市。在其领导看来,上市能借力资本市场推动重庆文化事业发展,通过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党的喉舌作用。基于大数据,凭借打造的平台、集成的技术和良好的互联网生态,华龙网集团的发展充满生机。
重庆华龙网集团在媒体融合转型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