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索应该显示几条结论?
如果您有SEO优化、网站建设需求请致电:18510193015
在运用 AI 搜索时,我察觉到一个现象:
不同的 AI 搜索产品所给出的答案数量差异显著,有的极为简略,仅用一两句话便予以总结;有的则较为详尽,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出 5 至 6 条内容,然而却没有一个能完全契合需求。
这不禁让我心生疑惑,AI 搜索结果究竟展示多少条才适宜?是否有必要进行结构化处理?人们能够接受的数量又是多少?带着这些疑问,我展开了一系列的测试与调研。
首先表明结论:我最为满意 Kimi.AI 和知乎直答。原因何在呢?
在测试环节,我向 Kimi 探索版提出疑问:AI 搜索应该显示几条内容?它在检索了 39 个网页之后,给出的结论仅有 5 句话,具体如下:
搜狗搜索每页显示 10 条结果,并且最多能够设置为 100 条;百度搜索能够提供 10 条、20 条或者 50 条内容,其数量取决于用户的自主选择。
必应则宣称自身设有置顶框,会展示 AI 总结以及相关链接。perplexity 仅仅呈现出五六条结果;360AI 则是通过答案额外提供 20 到 30 条信源链接。
从 Kimi 的回答结果来看,搜狗、百度的结论是基于传统搜索引擎得出的,而必应、perplexity、360 的情况可能是基于 AI 的。
随后,我又向腾讯的 ima.copilot 提问,这是一款笔记软件,能够搜索所有公众号内容,我问道:AI 搜索应该显示几条内容?
它指出结果的呈现方式取决于搜索目的、用户需求、内容类型以及 AI 算法性能;百度通常显示 10 条结果,最多可达 100 条;Google 能够在 10 到 100 条之间进行显示,具体依据用户需求而定。
不过,它的答案确实颇为繁琐,即便进行了结构化处理,篇幅依然很长,以上内容是我对其优化后的结果。
接着,我对知乎知答进行了测试。其答案十分简洁,仅有 4 句话:
AI 搜索内容并非固定不变,而是由算法依据用户最具价值、最为相关的结果来确定;搜索引擎的目标在于提供最为相关的结果,其数量从几条到几十条不等,同时还会兼顾用户体验和多样性。
例如:谷歌搜索可能显示 10 条结果,并提供下一页链接以便浏览更多内容;AI 搜索工具会筛选出最重要、最为合适的内容,关键在于质量而非数量。
之后,我又测试了文心一言,它给出了 5 条结构化内容。
有所不同的是,其表述较为含糊;它表示,答案数量取决于用户需求、搜索上下文、设备和界面、算法与性能以及用户体验,并且会依据这些因素动态调整。
微信的 AI 搜索自然也不能被忽视,其 AI 隐藏于 “搜一搜” 之中。我测试了几个问题,发现微信搜一搜的 AI 生成式答案相对简洁明了。
当我搜索 “王智远是谁” 时,结果显示王智远是一位多才多艺之人,拥有多种身份,包括一级建造师、艺人和商业创作者,针对每个身份都有进一步的 5 点介绍。
综上所述,Kimi 的答案呈现结构化,且简洁有力;知乎知答则更为直接,未列出具体的条数,却径直给出了答案;相比之下,文心一言的回答与问题的相关性较为薄弱,微信搜一搜则更侧重于直接陈述。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AI 搜索给出的答案大致可分为两类:
其一,简洁明了型;问题与答案精准匹配,不拖泥带水。其二,切题详实型,AI 会围绕答案展开诸多讨论;这些讨论看似合理,实则仅有部分对用户具有实际帮助。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出于好奇,我向身边的两位技术朋友进行了咨询:他们表示,可以从问题理解、技术逻辑以及使用体验三个层面来剖析。
首先,在使用 AI 搜索时,不能期望它如同人类一般理解我们。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能够知晓对方的过往、经验以及外貌等信息,但 AI 却无法做到。AI 更像是一个 “缸中之脑”。这一概念略显奇特,仿若一个人的大脑被放置于装满营养液的缸内,借助电脑进行操控,使其产生类似于人脑的感觉。
实际上,AI 的模型如同大脑,外部信息恰似营养液,当我们向 AI 提出一个问题时,它会在众多知识库中进行搜索,然后整合信息以找出答案。
因此,它对问题的理解是基于海量数据所做出的平衡,究竟平衡什么呢?即那些被大量点击的信息,或者相对精准的信息,部分模型为了确保准确性,自然会倾向于呈现更多的内容。
其次,从技术角度来看,当输入一个问题后,AI 会捕捉该问题,并借助搜索引擎,例如 Google,或者一些第三方服务来探寻答案。
AI 会运用一种名为 embedding 的技术来处理搜索结果,该技术类似于对结果进行排序与分类,使其更易于管理;最后,AI 会采用 RAG 技术,从众多网页中筛选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再通过一个大型模型整合这些信息,最终给出答案。
许多 AI 搜索产品并不会自行构建搜索引擎,因为成本过高,爬取 5000 万个网页可能需要耗费一两百万人民币,而且爬取的内容还需要进行安全检查。
当前大型搜索引擎所拥有的网页数量数以千亿计,这是历经多年积累而成的,无论是从时间还是资金的角度考量,一般创业者都难以承受。
所以,AI 搜索在找到网页内容后,会将其按照段落、句子切割成小块,这样处理更为便捷,如此一来,如果问题较长,答案或许也会较为详尽;倘若问题简短,或者一个词存在多种解释,它也可能给出大量相关信息。
这就如同寻找物品,一个词可能会引出诸多相关内容。
朋友还提及,针对一个问题,AI 给出的答案较为丰富,还取决于生成式和交互式。
这是什么意思呢?
AI 搜索系统本质上属于一个问答系统,其答案与传统检索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传统检索仅仅是将相关网页展示出来,而生成式可能会返回一个文档或者一组链接,这样用户便能够直接获取所有信息,无需再从多个来源中进行筛选与总结。
这种技术具有创造性,因为它需要理解用户的语料之后,再给出答案。所以,尽管有些内容可能并非我们所需,但这些多余的内容能够增强人与 AI 之间的互动性。
例如:
当询问 “如何提升工作效率?” 时,AI 可能会首先给出几条常见的建议,诸如设定清晰目标、合理分配时间等。
但它还有可能进一步提及一些新工具或方法,类似于 “你可以尝试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 Notion 或 Todoist,它们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安排任务”;如此一来,你可能会因这些额外信息而对某个工具产生兴趣,进而展开下一次搜索。
问题在于:我们真的需要如此众多的答案吗?我从体验角度进行了样本测试。
部分人表示:在使用 AI 搜索时,倾向于先看到结论,再查看过程,这样能够更迅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虽然 AI 能够提供大量长文本,但并非每个人都有此需求,就如同一个知识渊博之人能够讲述许多内容,但并非所有内容都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若难以理解,可以想象一下,在工作场景中,如果领导询问事情办理的进展情况,你先长篇大论地讲述过程,最后才表明未办成,领导必然会不悦,相反,先告知领导结果,再详细阐述过程,这样则更为妥当。
然而,也有人认为,AI 搜索显示的内容越多越好,因为这样能够学习到更多知识,提升寻找信息的效率。
例如:当提出一个问题时,可能自身尚未完全思考清楚,如果 AI 能够展示大量内容,其中某些内容反而会激发自身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进一步引导自己探索更多不同的解决方法。
但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虽然历史上并未有人专门针对 AI 搜索结果展开研究,但我查阅了一些有关传统搜索引擎的用户调研资料。
截至 2024 年,谷歌搜索的用户调研显示,排名第一的链接点击率高达 39.8%,第二名是 18.7%,后续链接的点击率则越来越低。这表明用户更为关注搜索结果页面靠前的链接,越往后,关注度越低。
统计数据还显示,75% 的用户从不浏览搜索结果第一页之外的内容,仅有 0.78% 的用户会点击谷歌第二页的结果。
而那些直接显示答案的精选摘要,在 2018 年初的出现频率约为 12%,到 2020 年初增长至约 16%;这意味着在搜索页面上,直接展示答案可能会降低用户对更多搜索结果页面的需求。
换言之,用户更愿意直接获取答案,而不愿浏览无关信息。
我还阅读了谷歌核心工程师玛丽莎・梅耶的一些用户调研成果。她指出:
许多用户告知她,他们期望每页能够看到尽可能多的结果,20 个不够,25 个也不行,最好是 30 个;但当她观察用户的实际行为时,却发现了一个不同的趋势:用户实际上更倾向于每页显示较少的结果。
当搜索结果数量在 10 到 20 之间时,用户的点击率会急剧下降。当每页显示 25 个结果时,点击率下降幅度更大,而当每页显示 30 个结果时,情况最为糟糕。
最终,梅耶决定每页显示 10 个搜索结果,这一决策也一直被谷歌沿用至今。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用户在进行 AI 搜索时,往往仅关注一个屏幕内的内容;如果在这一屏幕的前端就能完整呈现结论,他们便能获取所需结果,而后续的内容,对他们而言,可能就并非那么重要了。
问题在于,为何人们的言语与实际行为会不一致呢?我们总是声称想要看到更多内容,但当 AI 搜索结果真的呈现大量内容时,却又不愿花费时间去查看?
经过长时间使用 AI 搜索,我找到了答案:速度。许多人并未意识到,大量搜索结果会干扰我们的认知,影响使用体验。
举个例子:
我尝试了 Kimi 和天工 AI 的探索版,当我向它们提出一个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时,一个给出了简短有力的答案,并适时引导我前往网页查看更多内容。
另一个则给出了大量内容,要求我先浏览后再点击链接查看;相比之下,后者让我感到选择困难,甚至觉得大脑负担加重,而前者的信息则让我获取更为直接、便捷。
扎克伯格在 Facebook 早期发展阶段,也曾遭遇类似情形。
当 Facebook 从哈佛拓展至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时,学生们起初表示怀疑,甚至略带嘲讽,尽管他们有所抱怨,但却无人真正删除信息或停止使用,反而使用频率有所增加。
扎克伯格得出结论:“人们并不擅长预测自己对新事物的反应。”Facebook 的成功表明,用户可能对新事物持有怀疑态度,但最终会欣然接受并融入其中。
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尤其是在面对未知的新事物时,言语或许会具有欺骗性,但行动却不会,因为行动的代价相较于言语更高。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常常听闻一句话:“不要听别人说什么,要看他们做什么。”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 AI 产品,用户可能会宣称他们渴望更多功能或选项,但他们的行为却表明,许多人更倾向于简单快捷的解决方案。
所以,有两个结论:
一,AI 搜索初始阶段不应展示过多内容,搜索引擎应当率先直接给出答案,随后,逐步引导用户深入探索,这样的方式更为适宜。
二,AI 越专业,答案越简洁,长文本能力应当应用于解释过程,而非直接给出答案。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AI 搜索之后,你期望看到几条结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