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关键词·信息|艾翔——或许是在信息流中雀跃而非溺亡
如果您有SEO优化、网站建设需求请致电:18510193015
在文学领域,自从出现 “文学失却轰动效应” 的说法后,圈内人经历了漫长的自我调整。他们用自我保护机制想出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文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更非皇冠上的明珠。和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的辉煌相比,后来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大幅下降。当时的文学承担了大量信息传递功能,新思想、新艺术形式、新生活方式、新精神面貌等都靠它传播,而且它一直追随着传播媒介的更新发展,在社会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报纸造就了传媒大亨,也推动了各类文学的繁荣,期刊的兴盛也助力了文学传播。近现代史能迅速迈向现代社会,人们革命热情高涨,革命话语和理念深入人心,这和文学携带并传播大量先进信息密切相关。
在文学从业者眼中,文学是目的,但在文学组织者和社会组织者看来,文学是一种无形媒介。文学经典成为时代典范性文本,除了自身的艺术性、思想性,还和其裹挟的信息被确立为时代典范有关。一部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以及谁、出于什么目的、用什么方式宣布某作品是经典,都不能忽视其中信息的潜在影响力。佛克马、蚁布思提到:“经典的一个功能之一就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模式。历史意识的一次变化,比如像十八世纪所发生的那样,将引发出新的问题和答案,因而也就会引出新的经典。” 反过来,通过细读被宣布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洞察时代奥秘,这是其中信息带来的便利。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经作家创作后,在形式上基本固定,但意涵处于变动和待填充状态。不同读者站在不同立场,代入不同经验,会有不同结论,甚至在 “六经注我” 的情况下,读者会借助文本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传达自身意图,所以作品阐释权很重要,也要警惕过度阐释,毕竟作品信息处于未完成状态。不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的前提是文本得是哈姆雷特,对学生作文的理解很难超出老师评语。文本提供的信息越充分,阐释空间越大,被赋予的意义就越多,不经意间某些阐释可能开发出其潜在经典性。
从某种程度讲,文本信息量与其所能达到的高度虽不一定是必然正相关,但关联度很强。如今已进入信息时代,一些科幻事物逐渐成为现实。像阿西莫夫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写的《我,机器人》在 2004 年被改编成电影,令人赞叹。十八年后,有人花三万买机器狗买咖啡测试,过程虽滑稽,却像电动车曾被嘲讽 “刹不住车”“自燃”、保险贵一样,不那么简单。回顾人类历史上改变文明史的重大发明,如无线电、火车、汽车、飞机等,开始都受到讥讽、谩骂等,但它们都是开启历史新阶段的标志。现在的老司机不能像过去那样修车,开车却更简单、舒适,意外也更少,我们享受着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大城市居民已融入信息流。文学不再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我们有了专业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信息渠道丰富,宣传组织能力也更强。即便如此,信息仍可作为评价文学的标准。一些神剧、行业剧没有基本专业知识和叙事逻辑,饱受诟病,因为现在人们受教育程度高、媒介多样、辨别信息容易。所以,“深入生活” 的口号需重新重视,与信息化生活同步,保证信息准确丰富,区别在于它曾经是 “先进文化” 方向,现在是行业基本规范和底线。
文学生产应提供丰富信息,最好是能提供信息化时代的丰富信息,但从文学接受角度,我有些困惑,不确定现在的读者和潜在读者能否接受如此丰富的信息,进一步说,能否接受文本中的丰富信息。
直观来看,现在几乎所有年龄段的大部分人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比二三十年前强。除了老年人,中年人大多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聊天软件和购物网站,在运用大数据方面和年轻人差距不大。他们也因舆论或子女爱好,对流行文化、职业体育、社会热点、国际局势有一定了解。年轻人更是生于信息爆炸时代,是信息化社会的第一代公民。他们爱刷短视频,关注背景细节并讨论幻想。他们热情高,在同人论坛讨论不同领域话题,轻松跨越另类音乐、电竞比赛、汽车、物理、历史等领域。他们可能不喜欢社交,但对爬宠了如指掌。玩端游和手游时,他们突破业余界限,关注技术参数,有些用着水冷电脑。游戏主播还兼电子产品品鉴推广,普通手游玩家对网络流畅度更敏感,电竞选手和主播对帧数要求高得惊人,《全职高手》里 “肉眼识帧” 虽夸张但有现实依据。D 画面信息的捕获和解读能力,他们远超常人,网络游戏经验有助于培养城市道路防御性驾驶习惯。当他们从虚拟空间回到现实,“察言观色” 成了基本技能。现在的极限运动要求参与者有高熟练度和敏锐反应力,这也是处理信息的能力。街头健身等训练模式在民间广泛普及,体现了精细和专业。总之,信息化社会的高饱和度信息流让人们不知不觉中信息抓取和解析能力变强。
但前年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疫情影响下,全球影视行业受阻,国内院线重映大片,《指环王》系列被选中。我之前文学观偏传统保守,没关注过这类题材,借此机会先看了《霍比特人》三部曲,大为惊叹,其史诗风格和叙事方式很吸引人。但网上却有很多骂声,主要是说剧情杂乱、影片冗长。其实两三个小时的电影并不罕见,我之前也被《阿拉伯的劳伦斯》这样的长电影吸引。现在的人被信息流影响,难以接受娓娓道来、细致入微的叙事。超过二十分钟的手游会让他们焦躁,一分钟以上短视频完播率低,平台不推流,三五分钟的流行歌曲人们也不耐烦听铺垫,只听十几秒 “选段”,知识类视频为吸引观看也会先说结论。网络上 “省流” 流行,就是用一两句话概括。戴锦华教授批评过 “一分钟带你看电影” 之类的视频,认为它们简化了艺术丰富性。当然,也不是所有长内容都不被接受,漫威《复联 4》、演唱会能被接受,是因为其内部碎片化和爆米花特性降低了接受理解难度。《阿凡达 2》被不满是因为没有大场面的打斗,属于被动消费降级。在文学作品接受方面,很多平台读物虽长但缺乏描写,平铺直叙主干情节,像流水账,没有隐藏情节,阅读基本不靠联想,每个语流单位几乎不携带信息,又不是意识流,因为取消了深层次韵律,只是表层故事演进,这种产品和传统文学等文化产品差别很大。
不过也有好的一面,事物发展有过程,我们要有包容心态。不少作家在自己擅长领域努力创作适应时代变化的作品。
孙频早期作品有强烈个人风格,触觉描写丰富,后来她尝试将小人物与恢宏历史、社会相连,她有清晰意识。她现在的作品依旧有大量信息,只是不再是个人触觉,而是通过联想、隐喻、叙述者话语展开一幅庞大的四维地图。互文性元素使她小说信息量成倍增加,现在她的小说更像综合立体艺术品,质地精巧精深,有大量历史、美术、考古等知识,虽多是历史话题,但呈现出信息化社会的样貌。
张楚的小说也有类似特征,比如《过香河》加入哲学内容,不顾及消费市场,甚至有点挑衅阅读习惯,这可增加阅读障碍和思考深度。此外,他给小城镇加入大都市时尚元素,看似杂乱的信息流和哲学话语一起呈现出都市和城镇的怪诞状态。在呈现信息过载方面,这种书写方式很独特,看似荒诞却很现实。《中年妇女恋爱史》的 “大事记” 更是挑战了部分专业阅读者,提供的抽象信息更丰富,有后现代社会的光怪陆离之感,产生迷幻真实感。狄青的《天真汉》用极简写法表现城市文人圈子的复杂心态,通过生动描写人物的夸夸其谈、自嘲自贬、油腔滑调等,展现出废都废文人的空虚形象,他们表面话多但没有真正关心的事,在信息社会刺激下失去感知能力,变得市侩、精细、自我,诙谐形式衬托出怪诞复杂现实,也是一种新的信息冲击。
研究文学史、涉足青年亚文化的学者黄平在《松江异闻录》创作谈中表明,他写小说是想和抖音竞争。他以自身经历说明,当年能与游戏厅抗衡的是大仲马,乔伊斯虽文学史地位高但未必行,所以他用类型文学外壳装载纯文学精神内核。这让我想到网络上一些被骂的入门级豪华品牌,虽被说 “廉价” 但这是商人的聪明之处。小说不长,每部分谜团似悬而未决,中间一节承上启下很引人注目。从他的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能感受到疫情三年间人性的阴暗、纠缠和复杂,从国际政治到社区治理都有涉及。可以说,黄平了解这个时代的利弊,并找到了解决路径。石一枫也是敏感于时代的作家,他用易被接受的故事和表述直面信息化时代和被信息化的人,无论是网络监控对社会关系的影响,还是电竞选手的困境,都属于黄平所说的 “和抖音竞争” 的文学范畴。
就像霍艳在《从年度榜单看当代文学场的 “三分天下”》中说的:“期刊评选出的文学榜单仍集中于纯文学作品…… 而文学刊物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式微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近年它们努力通过新媒体化寻求突破,但真正阅读文学刊物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仍在减少,纯文学作品难以出圈。” 现在人们被湍急信息流裹挟却没察觉,处理海量信息虽是基本技能,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习惯了处理信息的浮躁和快速。信息时代的文学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既要顺应和表现时代、承载更多信息,又要帮助人们摆脱不良习惯,从信息流中挣脱,体验真实生活,成为引领人们进入真实世界的领路人。